肇庆人才网>>肇庆资讯
端州概述
作者:zpp 来源: 阅读次数:13698次 发布日期:2010年10月19日

  在很多方面都被称之为肇庆市之重,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此城市---端州,温度适宜,风景优美,较适合旅游度假,以下是关于城市的概述,请阅览:

  端州概况

  端州作为肇庆市的中心城区,城市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完善,交通便捷,信息发达,金融体系齐全,普通劳动力和高素质人才资源充足。高新技术产业、商贸服务业、建筑房地产业和文化产业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稳定。

  行政区划

  端州区位于广东省中部偏西,西江中下游北岸。南临西江,北靠北岭山,东邻鼎湖山和肇庆市鼎湖区,西与高要市小湘镇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112°23′-34′,北纬23°2′-11′。总面积152.3平方千米。总人口33万人(2003年)。区人民政府驻城东街道古塔中路,辖4个街道(城东、城西、城南、城北)、2个镇(黄岗、睦岗),22个村委会、57个居委会。

  2005年,端州区总人口367742人,各街道、镇人口:城东·古塔街道 78647 人 城北·康乐街道 78000 人 城西街道 75831人 城南街道 4051 人黄岗镇 65417人 睦岗镇 54103人。

  历史沿革

  隋文帝杨坚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废高要、晋康、宋隆、新宁、梁泰诸郡、始置端州,辖高要、端溪、乐城、平兴、新兴、博林、铜陵等七县。以高要县为治所。

  隋炀帝杨广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端州为信安郡,仍治于高要。

  唐高祖李渊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平肖铣,于武德五年重置端州,辖高要、平兴两县。

  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分全国为十个道,端州隶属岭南道。

  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端州为高要郡。

  唐肃宗李亨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又复端州,省去高要郡,仍以高要为治。经五代,历南汉,均仍按唐制。

  宋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分全国为十五路,将广南路分为广南东路,端州属之。

  宋哲宗赵煦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十月,徽宗赵佶登位,升端州为兴庆军。

  宋徽宗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冬十月,又升兴庆军为肇庆府,并赐御书“肇庆府”额名。“肇”作始解,“庆”为吉庆,意即宋徽宗自被封为端王开始,招来继承帝位而统治天下之吉庆,治所不变,仍设高要。

  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改肇庆为路,仍治高要。是年,元皇族图卜特穆亲王被封为怀王,以肇庆为其封地,食邑端州六万户。

  明、清为肇庆府。民国废府留高要县。

  1949年11月,首设县级肇庆市,后几经并撤。1988年3月,肇庆实行市管县新体制,原肇庆地区改称肇庆市,原肇庆市改为端州区,为肇庆市的城区。

  历代名人

  陈希迁(公元700年——790 年)号石头和尚,高要人。他12岁时到韶关南华寺被慧能收为弟子。后又随青原行思和尚修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四出云游。唐朝天宝年间(公元742年—755 年),居衡山南岳寺。寺东有石状如台,他在石上结庵,帮自号“石头”。他是佛教禅宗顿悟法门洞山宗的创始人,主张解除一切清规戒律的束缚。他的弟子分为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三泒。其中以曹洞宗最盛,在日本流传最广,他著的《参同契》是日本曹洞宗和尚每天晨课必读经典。他逝世后,被唐皇朝谥为无际禅师。如今,他的肉身还被供奉在日本横滨总持寺。

  邓兆祥,1903年出生于广东省高要县(现肇庆市端州区)的税务局职员家庭。11岁时,考入广州黄埔海军学校学习,是全校年纪最小的学生。5年后转吴淞海军学校,后入烟台海军学校、南京水鱼雷枪炮学校学习,精通航海、枪炮、观通、水中兵器等专业;在英留学五年,人称“英国海军通”。在旧海军历任副部门长、部门长、副舰长、舰长等职。1949年2月,他愤于旧海军腐败黑暗,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率舰起义。邓兆祥连同舰上的574名官兵向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发去了致敬电。东北军区也任命邓兆祥为解放军海军“重庆”号巡洋舰舰长。他指挥“重庆”舰同敌机激战半个月,为保舰体被迫自沉,毛主席和朱总司令联名致电邓兆祥,称赞“重庆”号是“中国人民海军的先锋”。这艘国民党最大军舰的起义,带动了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以及随后的一批军舰起义,为组建人民海军提供了重要基础。新中国成立后,邓兆祥曾任海军快艇学校校长、第一海军学校副校长。1955年授少将军衔,后担任青岛海军基地副参谋长、副司令员、北海舰队副司令员、海军副司令员等职。邓兆祥是近、现代中国海军史上服役最长的人,他亲历了北洋政府、国民党和新中国三代海军的建设过程,时间达72年。邓兆祥作为海军专家,指挥艺术和业务能力也是有口皆碑的,在古稀之年仍坚持随舰出海执行训练任务,这在世界海军历史上也是罕见的。他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1998年8月逝世。

  余汉谋,(公元1896年~1981年),字幄奇,广东高要(现端州区)人。早年考入黄埔陆军小学,继升入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1916年参加中华革命党。后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在段祺瑞的参战军任排长、连长。1920年转入粤军。先后任粤军营长、国民革命军团长,参加第二次东征。1929年5月桂军发动第一次粤桂战争,余汉谋依北江西岸阻击桂军。12月,第二次粤桂战争爆发,余汉谋率部积极参加讨桂战争,追击至广西腹地。1931年5月,余随陈济棠反蒋,联名通电要蒋介石下野,旋任广州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第一集团军军长。1936年6月1日,陈济棠、李宗仁、白崇禧组织“中华民国国民革命抗日救国军”,揭起抗日反蒋旗帜(通称“两广六一事变”)。余汉谋致电广东各将领,要大家服从国民党中央。陈济棠见众叛亲离解职赴港,余汉谋成为粤军新首领。蒋介石特加余汉谋陆军上将衔。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余汉谋任第十二集团军总司令,先后派部队参加淞沪、南京、陇海、南浔等战役。1948年5月任陆军总司令,积极支持蒋介石内战。1949年1月,在国民党军节节败退下接任广州绥靖公署主任。1950年4月败退台湾,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战略顾问。1965年晋升为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1981年在台北病逝。

  吴大猷,1907年出生,广东省高要人。1929年在南开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1931年,赴美国密执安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所做博士论文对铈元素的发现有所贡献。1933年获博士学位后留在密执安大学工作,提出了氦原子的激发态和自电离理论,成为最早研究这个课题的学者之一。1934年夏回国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使北京大学物理系的课程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成为我国最早研究原子、分子光谱的基地之一。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吴大猷随北京大学内迁,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在校舍简陋,图书实验设备欠缺,时时要躲避敌机空袭的环境下,撰写了《多原子分子之结构及其振动光谱》一书(英文)。这本书是该领域当时唯一的专著,数十年来一直是全世界各研究院在这领域中的标准手册。在西南联合大学时期吴大猷教过杨振宁、黄昆、黄授书、张守廉等许多优秀学生,并发现了李政道的奇才。1946年吴大猷回到密执安大学从事高能质子、中子散射理论的研究工作,1947年到哥伦比亚大学授课,同时从事核子力的介子理论及大气中氧分子原子的分布平衡问题的研究。1949年秋,担任加拿大国家科学院理论物理部主任,任职长达14年。在此期间曾赴台湾大学和新竹清华大学任客座教授、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任研究员、瑞士洛桑大学任访问教授。1957年被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1959年开始,与日本物理学家大村充一起撰写《量子散射理论》,出版后深受好评,苏联将其译成俄文出版。在此期间发表的《跃迁几率的观念和不可逆过程的密切关系》论文,被学术界认为是吴大猷最优秀的研究工作之一。1963年到美国纽约的布鲁克林理工学院在太空及气体动力研究所讲授气体运动论。1965年到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任物理和天文系主任,使该系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在美国各大学物理系的排名中很快上升。1966年出版了《气体与等离子体动力学方程》。1967年任台湾“科学发展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制定了各项措施、制度,成为台湾科学发展的真正起点;1979年任台湾“科学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重订整个教育系统的科学课程标准,推动了台湾教育的全面改革;1983年任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成为台湾基础学科政策的主要制订者,极大地促进了台湾学术界的发展。自1975年开始,将几十年来积累的教学讲稿整理并译成中文,撰写了一套理论物理丛书,对台湾和东南亚的物理教学界起了很大的影响。科学出版社(北京)翻印出版了这套丛书,李政道为之写了序言,被誉为中国物理学界的一大喜事。1984年吴大猷又开始撰写《量子力学》(英文本),第一册已于1986年由新加坡世界科学出版社。大陆首次成功进行核试验后,台湾当局开始制订秘密研制核武器的计划。吴大猷坚决反对这一计划,同“国防部长”蒋经国发生严重分歧。最后蒋介石采纳了他的意见,决定停止该项计划,此举是对两岸关系的重大贡献。1992年吴大猷回到阔别了46年的北京,率台湾物理学家代表团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北京大学授予吴大猷名誉教授,南开大学授予吴大猷名誉博士。吴大猷亲自邀请大陆著名科学家去台湾访问,为海峡两岸科学界之间的学术交流架起了金桥。1998年初冬他应周光召副委员长邀请访问大陆,回肇庆探亲。1999年3月13日,他因感冒和支气管炎住进台大医院,继而出现肾衰竭,一直处于昏迷状态。于2000年3月4日下午溘然长逝。

  赵善欢,生于1914年8月16日,广东省高要县(现端州区)人。在家乡读完中学后,到广州就读于文华英文补习学校,毕业时各项成绩均名列全校第一。年仅15岁时进入了中山大学农学院农业专门部。到最后一个学年开始定向培养时学习昆虫专业。水稻当时受三化螟的危害,损失严重。他在研究其它昆虫的同时,还和丁颖教授开展防治水稻三化螟的试验。稻瘿蚊的发生及其为害过程,就是他在石牌稻作试验场首先发现的,并通过反复的调查研究,写出了有价值的论文。1933年,留校担任昆虫学助教。1934年,他广泛调查各地农作物的主要虫害,写出了《广东虫害初步调查报告》。1935年,赵善欢以优异的考试成绩被选送美国俄勒冈农业大学深造。1936年秋,前往康奈尔大学研究生院学习。途中,取道加州南部到当时世界著名的加州大学河边镇分校柑桔试验场进行了短期的实习。掌握了柑桔害虫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原理和实验方法。进入康奈尔大学以后,仅一年就获得了硕士学位。他又利用暑假时间,专程到俄亥俄州立大学进修,从当时美国著名的昆虫分类学家和动物生态学家那里学到了不少知识。用两年时间便取得了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惰性物质的毒理及其对昆虫作用的研究》以及其他几篇论文,先后在美国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他的这些研究成果具有一定影响,至今国外还有研究者在他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探索。1939年,他受聘兼任康奈尔大学研究院的研究员,尽管待遇丰厚,生活舒适,但面对国内抗日战争,报效祖国的热忱使赵善欢毅然辞去康奈尔大学职务,携带大批专业书刊,回到战乱中迁至云南澄江的中山大学农学院,任副教授。当时教学条件十分困难,他借助于渊博的知识和勤奋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第二年被晋升为教授,这时他年仅26岁,是当时中国为数不多的年轻教授之一。抗日战争胜利后,赵善欢同时被北京大学农学院和台湾大学农学院借聘为教授,并被台湾省农业试验所聘任为应用动物系主任。工作告一段落,他又奔赴北平,为刚复校的北京大学生物系及农学院分别开设昆虫生理学、昆虫毒理学等课程。1948年结束借聘回到中山大学继续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赵善欢历任中山大学农学院教授,副院长。并再次被借调到北京,参与筹建中国科学院昆虫毒理研究室的工作。1952年,中山大学农学院与岭南大学农学院合并成立华南农学院,赵善欢被任命为副院长。文革结束后任院长至1983年。除了繁忙的行政工作外,还坚持教学、科研工作,同时自学俄语。1957年,他出访苏联,进行合作科研、考察及讲学,用俄文撰写科学论文在苏联刊物上发表。访苏回来后,他还千方百计筹建各类实验室,对华南水稻主要害虫三化螟进行调查研究和防治试验,获农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对我国杀虫植物进行调查,开展化学分析、毒力测定和防治试验,发展了我国植物性杀虫剂科学,开辟防治害虫的新途径。他率先提出“杀虫剂田间毒理学”学术观点,发展了昆虫毒理学理论。培养出了一批核物理技术在农业上应用的人才。他的主要代表作有:《昆虫毒理学原理》(英文版)(1992)、《昆虫学研究论文集》(1994)(汇集了他60年来科研成果的精华)。他是我国著名农业昆虫学家、昆虫毒理学家、农业教育家。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第五至七届全国政协委员。1998年逝世。

  黎雄才,1910年5月15日生于广东省肇庆市。1926年拜高剑父为师,翌年入高剑父的春睡画院学习, 1932年,得到高剑父资助,赴日本留学,入东京美术学校学习日本画;同年创作《潇湘夜雨图》,参加比利时国际博览会获奖。他在日本取法的“朦胧体”风格,延续到他回国后。黎雄才成功地揉合了传统与日本画法。他这种新作风,既有笔墨,又有渲染,同时又能表现景色的远近和空气层,在岭南画派的折衷中外的宗旨下,当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1935年毕业归国,任教于广州市立美术专科学校。1939年任教于肇庆第七中学。1943年,受聘于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任副教授。1948年任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先后任华南文艺学院、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兼中国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委、广州美术学院和广东画院顾问。黎雄才以山水画见长,融汇古今,自成一格,尤以焦墨、渴笔写生独胜,风格老辣、雄劲。出版的作品集有:《黎雄才山水画谱》、《黎雄才画选》、《黎雄才画集》、《黎雄才作品欣赏》等画集。黎雄才在山水一门上的努力,成就了他的“黎家山水”。黎雄才不独把自己的画风从岭南画派分隔开来,甚至他把门人也一并带离岭南画派之外。为人赞誉的“黎家山水”,通常是指黎雄才先生的意境清华,特别是形象美,色彩美见胜的青绿山水。“黎家山水”除了泛指黎雄才的山水风格外,还指黎雄才所创造的青绿山水。黎雄才晚年对“黎家山水”又有新的突破,《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他84岁时的作品,以往的强劲钩勒,已被湿笔皴擦所替代。黎雄才主张作画时,“不管重彩还是淡彩,务须以墨为主”,努力使山水画不再停留在表达社会背景的层面,而是在艺术上的推陈出新。黎雄才毕生从事山水画创作, 20世纪90年代初高要县委、县政府在南岸镇兴建“黎雄才艺术馆”, 1993年初全面竣工。黎雄才艺术馆占地面积8800平方米,建筑面积2727平方米,是当时全国最大的个人艺术馆。黎老挑选了有代表性的作品和全国名家赠送给他的作品捐献给艺术馆作为永久收藏。1999年,广州市政府设黎雄才艺术馆,长期展示陈列黎雄才书画。他是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届委员会委员。于2001年12月19日在广州逝世,享年91岁

  便捷的交通网络

  端州区作为珠三角的门户城市之一,是祖国大西南与港澳和广东省沿海发达地区联结的重要交通汇点,在泛珠协作日益强化的背景下区位优势凸现,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日趋完善。

  公路:国道G321、G324线纵横全境,公路运输便捷;高速公路直通肇庆城区;香港两地每天都有长途快巴来往行驶。肇庆至香港只需三、四个小时,到广州只需一个多小时。

  水路: 端州区位于西江中下游,西江干流水量在全国各大河流中仅次于长江。航道上连资源丰富的云、贵、桂等省区,下接珠江水网直达港澳,并与国际海运网直接对接。肇庆市内河通航里程544公里,设有一、二类口岸11个、大小码头泊位72个,3000顿位的船只可从下游直通肇庆三榕港码头。5000顿级的肇庆新港口即将建成投入使用。

  铁路: 广(州)茂(名)铁路贯穿全境,在广州与京广、广昆等铁路并轨,构成覆盖全国的铁路运输网络。正在筹建的南广铁路与贵广铁路,更将加强泛珠三角区域之间合作关系。

  航空:经广肇高速至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约90公里,仅需1个多小时车程。2008年11月20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肇庆城市候机楼正式开通。该候机楼的启用,使肇庆地区的广大市民、来往客商、游客享受到省时、省钱、便捷、优质的航空出行服务。

  电讯服务:区内信息通讯基础建设及服务功能完善,通讯实现了交换程控化和传输光缆化。截至2006年底,端州区电话容量达到22万门,因特网用户达到5.5万。区内电信、移动、长城宽带、联通、铁通等公司的宽带网络覆盖整个城区,拥有健全的公益型与商用数据库体系。信息网络(互联网户)普及率40.7%,规模以上企业互联网应用普及率99.5%。此外,端州企业网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多个区属政府部门网站开展网上办事及政务公开,全面提高办事效率。

  供水:区内降水充沛,水资源丰富。肇庆市自来水公司是国有中型供水企业,日供水能力36万立方米。装表用户10.6万户,服务人口近40万人,供水面积43平方公里,供水普及率100%。

  供电:城区电网结构完善,电压稳定,容量充足,现有10万千伏电厂1座,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3座,其中220千伏变电站2座,110千伏变电站11座,主变容量97万千伏安。广东省接收西电的重要櫙纽变电站500千伏砚都变电站已于2006年底投入运营,为城区供电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商业金融机构:辖区金融体系,金融存量大,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端州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等服务网点分布合理,业务品种丰富,金融服务功能多元化。中国人民财产、中国人寿、中国太平洋、中国平安等10多家保险公司进驻城区成立分公司。

  教育资源:端州城区有大专院校5所,其中公办3所,民办2所。中等职业学校20所,其中公办7所,民办13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2所,省级重点职业学校1所。技工学校7所,其中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2所,省级重点技工学校1所。中学17所,其中公办14所,民办3所;省一级学校2所,市一级学校4所;小学34所,其中公办30所,民办4所;省一级学校3所,市一级学校8所。幼儿园97所,其中公办5所,民办92所;省一级幼儿园5所,市一级幼儿园5所,特殊教育学校2所。

  体育设施:城区体育设施和全民健身环境完善,共有符合标准的各类体育场地381个,总占地面积621140.14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约为1.07平方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人才和人力资源

  端州区人才交流中心和人才智力市场本着“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宗旨,以强有力的政府保障体系、全面的业务范围、优质的服务水平为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提供“真诚、迅捷、优质、可靠”的服务,为社会各界构建人才需求桥梁,为人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劳动力市场:端州区劳动力市场主要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与失业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就业援助、技能培训、社会保险就业服务。开通省劳动力市场信息网,实行省、市、区、街道办事处(镇)四级联网,安装了6平方米滚动式的电子显示荧屏及2台触摸式电脑自动查询机,不间断地为求职者发布劳务信息;每月定期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召开现场招聘洽谈会。劳动力市场建立以来,平均每年接受求职登记1800人,提供劳务信息1500条,就业岗位23000个,推荐就业人员2000人次,推荐成功率达40%以上,赢得企业和劳动者的好评。

  职业教育:近年来,端州区从实施“泛珠“战略的大局出发,围绕建设教育强区的目标,根据城区职教发展的基础优势、地缘条件、劳务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有职业院校40所,其中高职高专和技师学院4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包括技工学校,下同)36所;2006年职业学校招生33351人,在校生77889人。中职招生实现连续6年增长,在校生规模持续居全省前列。

  端州荣誉

  2004年被授予“中国砚都”称号,端砚成为国家批准的“原产地域产品”,受到保护。

  星湖景区是全国首家荣获“ISO1400国家示范区”称号的重点风景名胜区。

  特产

  肇实:肇实,正名芡实,因肇庆所产之芡实颗粒大、药力强,故名。 据传,明朝中叶,仙掌岩上一姓邵道士,以芡实入药为附近村庄的小孩治病,并教村民们广为引种。不久,小孩的病痊愈了,所引种的芡实也获得了好收成。村民们对邵道士感激不尽,但芡实为何物,他们全然不知,认为是邵道士教引种的,于是就以“邵”作为果实之名叫“邵实”。后来,因“邵”与“肇”同音,而肇庆所产之芡实颗粒大、药力强,遂改称为肇实,一直沿用至今。 紫背天葵:紫背天葵,别名丹叶、散血子,作为夏天清凉饮料中的佳品,久已名闻中外了。 紫背天葵属秋海棠科,是一种矮小的草本植物,性喜潮湿,多攀缘在阴暗湿润的山崖上。这种植物无地上茎,基生叶一片,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状,叶面有毛,呈深绿色,叶背紫色,故名紫背天葵。

  七星剑花:剑花,是驰名中外的广东肇庆特产之一,因其产于该市景区七星岩,故名七星剑花。剑花是一种攀缘植物,大都植根于土壤之中。而七星剑花却与众不同,它有一种奇异的特性,喜好生长在没有水份、没有土壤的七星岩悬崖峭壁之上,又称霸王花,。七星剑花属仙人掌科,茎狭长,三棱有节,状如节鞭,向四处蔓延,一节一节地向上攀登,所以又称量天尺。在每年的小暑到中秋为剑花盛开季节,尤其是风雨之后,繁花竞放,民间又称“风雨花”。剑花,在夏天开白花,日闭夜开,因而又有神仙剑花之美誉。七星剑花有去痰火和止咳的功用,民间多用以煲汤,味清香、汤甜滑,实乃用以佐膳之美料。
 

(信息收集:肇庆人才网)   
相关资讯
Copyright© 2000-2011. Goodjob.cn® All rights reserved. 肇庆俊才网® 版权所有
肇庆人才网专注肇庆人才,服务肇庆企业,致力于打造一个资源丰富的肇庆人才招聘网
本网所有资讯内容、广告信息,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B2-20050466